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北宋飘浮记

第九十二章 烂桔子

因为有模具比着,很快便造出了具有一致性通用性的十几片透镜。毕竟是手工制作的,两包镜片里就挑出了两套合用的。

镜筒是找了个银匠做的,造型是明净简单的线条,未加任何装饰,让小五儿觉得有了熟悉的现代感。

数日辛苦,总算是做出两个望远镜,沉甸甸的劳动果实,真正的沉甸甸,小五儿觉得如果挂到脖子上,是脖子不能承受之重。

她双手捧给无尘一个,无尘顿时满面是笑,“给我的?”

小五儿笑道:“是啊,无尘公子游荡专用千里目!”说着打开一扇窗子,对着远处的树木调好焦距,让无尘看了,无尘惊叹了一声。

陈木匠好奇地拿过另外一个去,学着小五儿的样子向外一望,正好张茂陵从院里走过,陈木匠看着张茂陵斗大的脑袋当时就傻了。

无尘问道:“那个呢,给谁?”

小五儿说:“这个给皇上,换取了自由,咱们就可以回家了。”

然后又嘱咐陈木匠说:“这个东西先不要给别人说,过年的时候献给皇上,以后你就是做这个的专家啦,能重回坊里了。”震惊的陈木匠唔了两声,放下了望远镜,一时还回不过神来,表情呆滞地坐着不动。

第二天早上,陈木匠找到小五儿说:“我不回坊里行吗?”,

小五儿看了他一眼,说:“也好,你有手艺,做些东西换点儿钱花花,闲时和张管家一起买点小酒喝喝,以后攒了钱再娶个媳妇。”

陈木匠一叠声地应着。他两眼血丝,想必他一晚没睡才做的这个决定,毕竟也是个公职,虽然是最低层的,要放弃需要很大的勇气,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斗争才拿定主意的。

年关将近,辅物院里研制出了两种烟花,一种是桔黄、红色、绿色三色烟花,放在地面上,喷出丈把高的花火来,分别命名为菊千重、满庭芳、花千树,另一种军用,是点燃后能升上空中的烟火球,红绿两色烟火球指定为信号弹,桔黄色烟火球指定为照明弹,袁院长踌躇满志地写了折子,附带了样品报到了上面。

没几天,又调走了一批烟花,有小道消息说皇上对此非常满意,腊月廿三年关晚上,要在宣德楼正对着的御街上燃放,与民同乐,还会邀请万国国宾。这消息很快传遍京城,爱热闹的京中百姓早早就做好准备,花了大心思的齐整衣衫鞋帽,只巴望着这一天赶紧到来,既看了新鲜儿又自己也去露露脸。

腊月廿三放假三天。小五儿去买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和一块上好的绸缎,将沉甸甸的望远镜用绸缎裹好放到盒子里。

太阳还没下山,张嫂就煮好了馄饨,早早给小五儿熬好了汤药,又张络着祭了灶,点了松柏火堆,一家人收拾停当,站在院子里,街里传来人群走过的笑语喧哗声,引得秀儿不住向院外张望。

小五儿见状笑道:“你们去游玩吧,躲着人群点儿,别挤着了。看好秀儿!”

张茂陵有点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,唤了陈木匠一行四人出去了。

小五儿转身问无尘:“你不去看吗?”

无尘一脸淡然:“我早看过了,前几天他们在皇宫花园里点过,千里目里看的真真的,也没什么好看的。”话虽如此,他身形一晃上了房脊,举着千里目到处乱瞄。

小五儿听了他的话十分无语,心中暗想还是早点回家吧,否则早晚有一天无尘会闲逛到赵光义的书房里去。

第二天早饭的时候,张嫂和秀儿抢着地讲头天晚上的盛况。小五儿微笑着不时点头,嘴里不由说出声来:“看来真的是个良机啊……”

喝完汤药,小五儿拿手帕蘸着碗底子上的药液在自己的手腕颈边抹了,无尘在旁看了,问道:“你要去乞归?”

小五儿点点头,“你看我这病殃殃的样子,难道是假的吗?还怕御医来诊脉吗。”

无尘眼神闪动,伸出两个手指点了她手腕一下,说:“我封了你的神门穴,你心脉变浅,太医也摸不出什么来。把太渊穴也点了吧,是不是觉得吸气都费劲?”小五儿无力地点点头。

写了拜帖,带了千里目,在街里叫了顶轿子,小五儿坐上轿子,张茂陵在旁边跟着,直奔陈王府。

门口的守卫见帖子上写的是属下来献神器,不敢耽误,急忙派人进去禀报。

陈王看了帖子,也颇为意外,不知是什么宝贝,着人传了进去。陈王虽然老成,毕竟也还是少年,一脸淡定地寒暄两句,见小五儿面容憔悴,也问了两句,然后眼睛便不由自主地扫向张茂陵捧着的盒子。

小五儿接过盒子,放到桌上,取出千里目来,对准窗台上的一盆水仙,自己示范了一下使用方法,陈王不明所以,走到小五儿身边,向镜筒里一望,脸上顿时出现了和陈木匠一样的神色,他不可置信地移开眼睛,肉眼又观察了一下水仙,再次从镜筒里望了出去,双手接过千里目,仔细看了一会儿之后,扭头看着小五儿,眼睛里放出光芒来:“很好!你即刻随我进宫!”

坐在宽敞的大马车上,小五儿简单讲述了千里目的名称功用,陈王不时发问,见他问的都是制作方法和材质选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,小五儿心下又暗赞这陈王思维敏捷,见识广博,如果当了皇帝应当是个明君,可惜没成呀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也许某天失了恩宠?普通百姓家的父母还有个偏向呢,更何况宫庭里,波云诡谲,有什么公平呢?此念一起,望向陈王的目光不禁带了悲悯。

陈王目光如电,见她神色,不禁一愣,问道:“你可是有什么心事?”

小五儿醒过神来,忙说:“属下近来精神大为不济,还请殿下恕罪。”

见小五儿面容消瘦,两眼无神,连车中都弥满着一股浓重的药味,陈王便说:“连日辛苦,回去了好好调养一阵吧。”

陈王带着小五儿进了垂拱殿,赵光义正在和几个大臣谈笑风声,看见陈王脸上进来便笑道:“元佑,你来的正好,礼部刚才来报,说各国使者见昨夜花火璀璨,都惊为天物,纷纷要订购,带回自己国中庆贺新年,看来要开个花火坊啊。开疆拓土自然重要,经营贸易也能充实内藏库。”几个大臣也笑容满面地在一旁附合。

陈王笑道:“恭喜父皇,真是喜庆连连!儿臣这里又得了件宝贝。此物名为千里目,能将远处之物变大,毫纤必现。”

赵光义就着镜筒向外一望,大吃一惊,他也算是个马上皇帝,马上就想到了此物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的作用,当即便一挥手道:“咱们去宫墙上看看!”众人急忙跟了出来。

站到宫墙上,赵光义向城外望去,目光能及处,屋舍楼宇,行人商贩,全都看得清清楚楚,各商家的幌子酒帘上的字都能读得出来,“李家馒首…。。杏花楼…。。马记牛肉……嗯?”

赵光义又把千里目移了回去,马记牛肉店前围着几个人在买牛肉,一个绿衣男子鬼鬼祟祟的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,只见他手捧荷叶包,嘴里大嚼着,眼睛却贼溜溜地四处望着,见没人注意自己,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竹筒来,从竹筒里倒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,塞进了自己捧的荷叶包里,不用问,荷叶里包的是牛肉。

那男子把竹筒又放回怀里,脸色一变,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扭头就冲着店里蹦了起来,距离太远听不着吵嚷些什么,众人都不买肉了,纷纷回头看他,那人打开荷叶包递给众人看,很快就围了一圈的人。

赵光义眉头一皱,招手叫了个在不远处站岗的侍卫过来,吩咐道:“有个穿绿衣的在讹诈马记牛肉,他怀里有个竹筒,你快去看看!”

那侍卫应诺,一阵风下了宫墙,骑了匹马飞奔而去。

侍卫到马记牛肉店前停了下来,拔开人群挤到柜台前,只见一个绿衣男子正在叫嚷着要店家赔钱赔肉,店家一叠声地叫屈,说冬天哪里来的蟑螂……

那侍卫过去,见吵嚷地正热闹,立刻喝止了二人,一把揪住绿衣男子,从他怀里摸出个竹筒来,打开塞子向地上一倒,几个干巴巴的蟑螂尸体掉了出来,顿时众人一片哗然。

侍卫骂道:“果然是你个死泼皮在讹诈,幸亏陛下看到了,要不店家岂不被你屈了?!连累爷爷跑这一遭!”

众人都问:“官家怎么看到的?”

那侍卫愣住了,一脸迷糊地说:“我也不知道,皇上正在宫墙上巡视呢,忽然就说这里有人讹诈,就派我来了。”

马记牛肉的老板听了忙叫了一家人出来,冲着皇城叩头:“官家这是有神通啊,皇天有眼,小民的福气啊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周围百姓见了,也跟着磕头,这事立刻传开了去,一道街的人向着皇城磕头,齐呼万岁,声音传到了皇城上。

赵光义从千里目里看得清楚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
他扭头问道:“这是哪里得来的,这个不错。”

陈王说:“这是小五儿做的。”

赵光义扭过头来,“小五儿?”

小五儿此时心情正糟,她被挤到边上,皇上被众人围得水泄不通,她只能在人缝里远远看一眼皇上。况且这些大臣位高权重,个个气场庞大,彼此熟络,你一句我一句的凑着趣儿,小五儿根本就插不上话!原来还准备了南桔北枳、泱泱大国人才济济等说辞,看来也用不上了,在宫墙上站了这么半天,身上的药味也已散尽,又被无尘点了穴,气短心跳,全身酸软,看来连酸桔子也做不成要做烂桔子了,心中底气尽失,只觉一片茫然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